柿子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柿子红了,别样的风情
TUhjnbcbe - 2023/9/24 23:05: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入秋后,山上的柿子开始红了,高高的挂在树上。树上的叶子纷纷凋落,那满树红透的柿子,在阳光辉映下,美艳不可方物!

在宁波一带,柿子有个别样的称呼,换做“吊红”。究其原因,一是红透的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格外醒目,就如挂了个红灯笼,于是美其名曰“吊红”,很有文艺风;二是吊红还是跟一般的柿子有所区别,吊红外形更为圆润、透红,水分更为充盈,熟得更快,比普通柿子显得更为秀气、文雅。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上山,也会碰到野柿子树,那柿子还没成熟,稍显青涩。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就是美食,挑拣大的摘了回家。催熟柿子有个简易方法,就是把青涩的柿子埋在米糠里,过几天就会熟透。把柿盖揭开,轻缓的撕去那层薄薄的表皮,用嘴一吸,滑润香甜的果肉就进入舌尖,润心润肺。“秋入小城凉入骨,无人不道柿子熟。红颜未破馋涎落,油腻香甜世上无。”这首诗形象地道出了柿子成熟时,色、香、味俱诱人口馋。

古今很多诗人都对柿子赞不绝口,“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这是宋代僧人仲殊的一首《西江月》,意思就是熟透的柿子味道盖过山林里各种芬芳的果实,颜色跟太阳底下的李子一样鲜艳,入霜以后的柿子那就是人间美味了!如果有幸摘来咬半口,那必是明年今日味犹甘啊!同时代的文学家孔平仲在《咏无核柿饼》中云:“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风霜变颜色,雨露如膏油......排罗置前列,园熟当高秋。”也是极尽赞美芬芳甘甜的柿子。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对柿子有描述,说柿子有七德,谓“一寿,二多荫,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其中六德当可理解,但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有点疑惑。这里有个典故当可释疑,据唐书《郑虞传》记载,唐朝有一位善画山水又喜欢文字的文人,名为郑虞。郑虞年轻时家里比较贫穷,买不起纸用来写字。那时,他借住在慈恩寺,慈恩寺内有柿子树,他就储藏了柿叶用来写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进士,我想这也就是“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出处吧!

前几天回老家,隔壁邻居给我妈拿来了一筐还未熟透的柿子,不是那种吊红,是略扁宽的普通柿子。老婆和女儿是非常喜欢吃的,都给我们捎回来了,放了几天开始捏软的吃。想起一句谚语“柿子要挑软的捏”,对于柿子来说,软柿子自然脱涩,皮薄、汁多、味甜,口感较好,为大部分人所喜爱,自然要挑软的捏。但是,如果引申到为人,只敢挑着比自己弱的人捏,不知天高地厚,就容易自大自负,喜欢捏软柿子的人,自己就是软柿子。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碰到“软柿子”,或者自己就是“软柿子”,一方面我们要做个硬气的人,不要让人轻易揉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待他人,不要轻易去揉捏他人。

柿子好吃,但也不能贪嘴,一次吃个一两个过过嘴馋就行,吃多了容易发胖,影响矿物质吸收。

柿子的甜美一直都在,红透的时节都是最好的时节。愿你我都“柿柿”如意,万“柿”顺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柿子红了,别样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