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吴广录和他的ldquo花果山rdq
TUhjnbcbe - 2020/11/13 8:44:00
不久前,河南科技报社长、*委书记余东平收到一封来自灵宝市朱阳镇的读者来信。写信的是一位订阅《河南科技报》有二十多年的八旬老人,名叫吴广录,他在信中说,他十几年坚持在荒山种树,依靠科学技术,为山村致富、山区绿化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报社把他的经验推广出去。信件批转到报社采访中心,记者立即奔赴灵宝,探寻这位八旬老人的种树故事。

79岁的“老不闲”吴广录

“占山为王”十四载

4月1日13时,几经周折,记者跟随吴广录的大女儿,终于来到朱阳镇阎家驮行*村斜坡自然村北的一座山脚下——北边不远的山上,就是吴广录的“领地”了。

吴广录身居深山,没有电话、手机(手机在此无信号),信上留了他大女儿一个手机号,记者出发前、在火车上、到灵宝后,反复拨打,却一直无人接听。最后记者确定按信上留的他大女儿的地址“朱阳镇朱阳村第七组”去寻找老人。到了地方才发现,有地址,却没有他大女儿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吴广录,还知道他的绰号叫“老不闲”,却说不出他在哪。此时,记者真感到山穷水尽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记者向灵宝市一个朋友打电话求助,朋友动用他的关系,总算打听到一点吴广录的信息:他在朱阳镇南四五公里的一座山上,却没有具体地址,朱阳山绵延上百里,根本无法寻找。

尽管消息不确切,但总算看到了希望。根据这一线索,记者在朱阳村七组继续打听,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大女儿。吴大姐讷言,听说记者来采访父亲,便直接找了一辆面包车,带着记者前往斜坡村。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山坡上有绿有彩:浓绿的是柏树,浅绿的是其它树抽出的嫩芽;彩的是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停车的地方与上山的路之间,有一条河沟,中间有四五米宽的水面。记者紧随吴大姐,走下河沟,踏着水面上的石块跨过小河,步入山中。曲曲弯弯的山路,只有一尺多宽,却很规整,两边的路牙上都种着绿色的小圆叶植物。吴大姐说,这路都是她父亲自己修的,路牙上种的是苜蓿,可以当菜吃,收了之后还可以做牛羊饲料。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爬山加上穿得多,记者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行至半山腰,随着吴大姐一声呼唤,我看到了吴广录老人:他带着一顶前边帽檐很宽的女式遮阳帽,匍匐在地,上半身微微抬起,在嫁接一棵十几厘米高的核桃树。

听到吴大姐说记者来了,老人边答应,边继续把手里的活做完,才站起来,挎着装了园林剪刀、核桃接穗与塑料薄膜的篮子,大声地与记者打招呼。看上去距离很近,走起来却折转了几次,才得以面对面。老人声音洪亮,动作敏捷,精神矍铄,显得特别乐观,除了脸上的皱纹与沧桑,根本看不出是一个79岁的老人。看着眼前这个瘦削、佝偻着身子的老人,握着他硬涩的手,心里突然涌出一股感动。一个人,住在没有通讯工具、没有电视、更没有人声喧哗的山上,几乎与外界隔绝,却心怀天下——他的信中,写了一大段关于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还提到了习近平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他的思想觉悟与高度,与他居住的窑洞,每天面对的掘土、填沟、栽树、修剪等繁琐的劳动,令人感觉真有点不相称。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如此做的?他在山上是怎么生活的?他又是如何把这片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有绿、有花、有果的园林?记者强忍住没有去询问这些问题,而是听他说——他非常健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吴广录老人介绍,年,他与第二任老伴分手后,便来到山上,自己开挖了几孔窑洞住下来,在不足一亩的荒地上种点粮食、蔬菜,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按说,吴广录与老伴分手后,他与已故的第一任妻子有两个女儿,她们成家后生活都还殷实,原来落户的朱阳镇两岔河村也有老宅子,他完全可以住在女儿家或者独居于老宅安享晚年。他却选择了艰辛、孤独的深山开荒。

这片山地,是他的二女儿家分责任田时候因为好的耕地不够搭上的,一直撂荒着,周边的荒地也是一派荒芜,满山全是荆棘、野花、野草。十四年来,吴广录一掀一掀地挖,一粒一粒地埋种子,一棵一棵地栽树,一枝一枝地修剪、嫁接,如今已经基本完成了多亩的荒山改造,种植柏树等绿化树5万余棵,果树多棵。

吴广录满怀豪情地说:“我要把这里建成一座花果山,成为灵宝山区绿化、致富的试点。”

吴广录在介绍他引进的果树

年近古稀再创业

吴广录在工厂时候就有一个绰号:“老不闲”,他真是闲不住。当年已经66岁的吴广录,不仅不安于清闲,还雄心勃勃地在朱阳山上开始了他的晚年创业。

他的做法,确实有点叫人匪夷所思。年轻时候,吴广录不但是一个劳动积极分子,还爱学习,勤动脑,集木匠、石匠、铁匠于一身,可谓心灵手巧。记者跟随吴广录在山上观看,听他介绍,时时能感觉到他的用心与机智。

“原来一下雨,山上的水汹涌而下,到处横流,好多泥土被冲下山,平整好的土地被冲毁,树苗、庄稼、草皮被冲得东倒西歪。时间长了不下雨,又变得干旱,庄稼苗死掉。我就琢磨,怎么能把水控制住,让它往哪流它往哪流。这就是我挖的环形水沟,还能当路。”吴广录指着半山腰一层一层的水沟介绍道。

从山脚到山上,每隔几米高,就有一道横的“沟路”,外高内低,靠山的一面,是水沟,水沟的外沿是小路,路牙上种着苜蓿、何首乌等草本植物,靠路牙栽柏树或果树。

“这个水够是有倾斜度的,一层西高东低,一层东高西低。现在再有山洪,在山顶水就被引到水沟里,顺着水沟一层一层往下流,再不怕冲毁庄稼、树木了。这还有一样好处,水在循环中渗到土里,山地能保住很多水分,也耐旱了。”吴广录说起水沟的创意有点得意。

山坡上,除了大量无法平整的斜坡地,在一道道横沟中间,还有一块块大小不一他开辟出来的平地,看上去土质肥沃、疏松——这是山中上好的土地,弥足珍贵,可以用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庄稼。

接着,吴广录又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花果山”的详情:正开花的桃树,大都在四五年树龄,很快就会进入盛果期,有中华寿桃、红蜜桃、春雪桃、美国蟠桃、春美桃等各类优秀品种;核桃树正抽芽,大的有十年树龄,小的就是刚嫁接的这种,砧木一两年,嫁接后要四五年才能瓜果;柿子树是山区的常见树种,大部分都是牛心柿,个大,适合做柿饼,还有磨盘柿、日本甜柿;还有葡萄、苹果、梨、枣、杏、石榴、李子、花椒等果树。

在参观他的打粮场的时候,记者发现了他的窑仓:一个通风透光的窑洞。窑洞高约两米,洞口朝阳,深四五米;在主窑的左边,又叉出两个偏洞,一个三四米见方,做粮仓,另一个洞约三米宽、五六米长,与左边的山谷相通,与主窑洞形成了一个通风、透光的空间;洞里存放着木锨、扫帚等农具;记者还注意到,在主窑洞正中间摆着的一个直径约一米、用木架支起来的竹晾簸,上边晾着一些煮熟的小红薯。记者拿起小红薯捏了捏,已经半干。

吴广录说:“这是我自己阴干的红薯脯,能长久储藏,口感也很好,你尝一个。”这种“红薯脯”,是农村食物匮乏时期很难得的美食,记者非常熟悉。“你的饮食很丰富啊。”记者接过他挑的一个比较干的红薯脯,咬了一口,筋道,甜润,口感果然不错。一提起饮食,吴广录又打开了话匣子,他摘掉帽子让记者看看他的头发,说:“你看我的头发,这个年龄还能有一多半没白,跟我吃的东西有直接关系。”

吴广录养了十来只鸡子,足够他吃鸡蛋;养了五只山羊,过春节时候杀了三头,分给女儿一半,剩下的他存着慢慢吃。夏秋季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随便吃;他喝的茶,一种是金银花叶,清热解*,败火,另一种是何首乌叶子,有滋补、抗衰老作用,能让人精力充沛,头发保持不白。

“我这身体,还能抵个年轻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不觉得累,多少年不生病,这十几年几乎没吃过药没打过针。”他又兴致勃勃地领着记者观看他的山间板块:青翠的“夕阳红”柏树林带,沟沿上种着核桃树、沟坡上长满何首乌苗的“何首乌沟”,葡萄树与大麦套种的葡萄园,种植了菠菜、油麦菜、韭菜、蒲公英、苦菜等各种蔬菜的菜园。

吴广录居住的窑洞在山顶,共四孔窑洞,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储藏室,一个当厨房,还有一个用来养羊。窑洞面南背北,西侧是一个山谷,谷底种植了一片竹子,谷沿上布满了何首乌苗;正前方是一大片平整的空地,分布着菜园与葡萄园;临近竹子的一棵树下,摆着一个圆形的石板桌和几个石凳子。

坐在石板桌前,吴广录热情地拿出他自产的核桃、枣、苹果、梨招待记者。吴大姐烧好了金银花叶茶,用大瓷碗盛了端上来,茶水绿中泛*,飘着一股清香气味,抿一口,清冽爽口。喝着清茶,品尝着果品,记者问他:“这么多年,天天劳作,累吧?”他笑笑摇摇头:“我一直把劳动当做乐趣,所以不觉得累,不觉得苦。”

吴广录身后,就是他居住的窑洞

耄耋之年心不老

一个人,一双手,把一片荒山变成品种丰富的“花果山”,仅仅靠勤劳是不行的,这其中,还需要智慧,需要科技与信息。吴广录是一个有着什么样智慧的人?居于山中的他又是从哪里获取的果树栽培技术与各类信息的呢?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吴广录的经历。年,21岁的吴广录从老家山东聊城只身来到朱阳镇人民公社银家汫铁矿工作,初出茅庐就崭露头角,他有文化,又肯动脑,先是发明了磁铁选矿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后来他设计的炼铁炉与风箱,产量、质量都大大提高;次年炼铁厂停办,他被组织安排到灵宝化工厂下属的磷肥厂,期间被派遣到洛阳硫酸厂学习,回灵宝后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参加灵宝硫酸厂的筹建,发挥了重要的技术骨干作用。此间,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结婚生子。年,国家号召狠抓粮食生产,化工厂停产,工人全部上山下乡,吴广录却因为是骨干技术员被县委领导安排留在厂里。他就给县委书记写信,要求上山下乡,并表态什么时候工厂需要他再回来。县委很快批准了吴广录的申请,他收拾行装,去了朱阳公社。公社书记要他留在公社工作,他却自愿到农村一线搞试点,希望能搞出成功经验,以点带面。从此,吴广录一家便在朱阳人民公社两岔河大队落户。

正如吴大姐对她父亲的评价:他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行行都干得出色。在见到吴广录之前,记者一直以为,一个如此热爱大山、热爱种树的老人,一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朱阳人。却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个客居在朱阳的外乡人。

吴广录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开始订阅《河南科技报》,二十多年从来没间断。“《河南科技报》就是我的‘贴身秘书’,了解国家*策,学习农业技术,获取各类信息,这份报纸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非常感谢《河南科技报》。”吴广录真诚地说。他还讲告诉记者,果树嫁接新技术,他就是看着《河南科技报》上记者*拍摄的嫁接步骤图解学会的。

“用传统的嫁接方法,比较慢,成活率也低。后来按照《河南科技报》介绍的新技术,以前嫁接一个接穗的时间,现在能嫁接四个,以前嫁接十个接穗成活三四个,现在成活率在九成以上。”吴广录指着漫山遍野的果树说,“还有各类果树、农作物新品种,我都是从《河南科技报》上看到后,想办法弄来的。”

说起引进新品种的事,吴广录有说不完的话:路牙上种的美国紫花苜蓿,适应性强,产量高,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信息,邮购来种子,成了“花果山”绿色植被的当家草本植物;斜坡上种的墨西哥玉米,籽粒与秸秆都是好饲料,根部留在土壤里既能保持水土不被山洪冲刷,沤烂后又可以变成有机肥;改各种果树新品种,都是了解信息后,或者去买来树苗,或者去剪几枝接穗回来嫁接。

可以说,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山中,《河南科技报》是吴广录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今年已经79岁的吴广录,对“花果山”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为了拥有更大的开发自主权,今年3月他与斜坡村签订了50年的承包合同,并向灵宝市林业局申请办理了林权证;计划成立“花果山”合作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山村,带动更多的山民通过种植果树、林木增加收入,增添荒山植被,改善山区自然环境。

吴广录指着对面的山头说:“朱阳山这样光秃秃的荒山很多,通过改造,都可以变成‘花果山’,成为山民的钱袋子。”吴广录还指着一棵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告诉记者,去年这一棵树就结了一百多斤核桃,卖了多元钱。这样的核桃树一户能有个50棵,收入就可以增加三四万元。

当然,荒山种树很辛苦。石头多、缺土、缺水,让树苗活下来很难,尤其是干旱之年,要走很远的山路担水浇树,又苦又累。吴广录曾经历过,在难以涵养水分、土石混合的半山坡上种树,种六七次才能成活。

一位外乡人(他肯定早就把朱阳看作自己的家乡了),一位八旬老人,在山中过着隐居式的生活,却时时想着为社会做贡献,把劳动当乐趣,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山民——这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尚伟民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广录和他的ldquo花果山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