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柿子除了是人们餐桌上的一味美食佳酿,更是文人墨客心中寓意吉祥如意的重要元素。唐、宋、元、明、清至今有无数的诗人、画家,以柿子为意象,作诗、入画,穿越了时空。
《晚望有感》宋代郑刚中霜作晴寒策策风,数家篱落澹烟中。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
霜降时节,万物凋零,眼前是一片枯黄,而唯独柿子却不一样。越到寒冷的时候,柿子越发橙红,挂在树枝上,远远望去像是挂了一个个小红灯笼,喜庆至极。这边是“房前房后挂灯笼”的热闹场景,让人看了心中好生欢喜。
若说最美柿子景,莫过于瑞雪盖红柿了,洋洋洒洒的雪花落在火红的柿子上,映衬着青天,几只喜鹊飞过来,便是人间绝景,任谁看了都会心醉。
绘画大师白石老人,一生除挚爱画虾,就是喜欢画柿子了,他笔下的柿子充满乡间童趣,是对故乡的一种思念。白石老人每每画完柿子,都会提上“事事如意”、“世世安康”等字眼。赠与友人,价值千金。
对了,白石老人因喜画柿子,还亲昵地称自己为“柿园先生”。
齐白石柿子柿子,因为“柿”和“事”、“世”同音,又如同红灯笼般喜庆,便寓意“事事如意”、“事事顺心”,是见面、乔迁、过节、婚假赠送好礼的抢手物件。
柿子,除了拥有事事如意,好事成双的寓意之外,还被赋予坚强、勤劳、善良的寓意。
柿子,唯有经历过风霜后,才会褪去苦涩味,变得甜腻软糯。抵得过风寒,才能迎来春天。这边是坚强。
千百年来,种植柿子的地方,从不会将柿子从树上采摘干净,永远会在树梢稀稀疏疏地留几颗柿子。问起缘由,竟是为了留给过冬的鸟儿储备的。这边是善良。
柿子,在中国有年的种植史,不仅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更融入到了人们的文化中。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事事如意”、“万事大吉”、“百世安康”等美好祝愿。
景德镇陶瓷柿子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摆上一对柿子摆件,吉祥又如意。
老话说得好:柿子家年年中摆,吉祥安康好事来!
景德镇陶瓷柿子事事如意景德镇陶瓷柿子创意摆件客厅书房装饰艺术品中式小摆件淘宝¥购买商品引导语:房子再大,也要谨记摆一“柿子”,寓意事事(柿)顺心,喜事迎春
——编辑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