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片红柿子讲述万物都是身外物,只要有 [复制链接]

1#
影片更像是王童自我书写,外省人身份,家国不复,渡不过的海峡。消色调,红柿子,国徽,锦旗,总统像,X光片,红蓝笔,意象嘲讽,人生无奈,历史消解。片头院子的摇升镜头,片尾空椅的固定镜头,弱化戏曲抵触,钢琴曲响起,眼泪掉下来。从三船敏郎与《宫本武藏》到白光与《血染海棠红》。影片可谓是台湾电影的经典作品。一个家庭的日常时分,遇上大时代的变迁,总让人唏嘘不已。老太太是全片中最有意思也最主要的人物,寥寥话语,简单情节。红柿子合浦还珠,好像一个轮回。影片风格平实,温情细腻,生活气息浓郁,浓浓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以个人家庭的哀痛苦难来映射整个年代世界沧桑的改变,真挚的情感永留心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当咱们被某部电影深深感动的时分,必是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身边的人们某个时分的影子。影片某种角度上也是《牯岭街》缺失的军官家眷视角的补充。依旧是导演十分擅长的大时代小视角,大部分戏份都发生在家庭内。片长近3小时而不觉有一点点冗长感。角色饱满,细节生动,在陶述等艺人的精深表演下观众与艺人同悲同喜,感慨万千。除部分艺人台湾腔问题,其他几乎完美。结束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之余眼泪无声而落。万物都是身外物,只要家才是真的,本本分分地过日子。影片文学性很强,人文情怀很重的片子。这叫做台湾的《一个和十个》,最终又生了一个。姥姥和孩子们的故事。简介根本包括了姥姥的生存才智。可惜大哥用红笔给女生写情书(红笔是断交的色彩)。片尾终于“等到”了老太太的过世,画像送表都不吉祥,跌河着凉,承诺去城里吃馆子看电影,更是明兆。送葬鼓乐队和战士交错而过。齐白石的红柿子寓意五世同堂事事如意,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由于生活早已上好了发条,无论怎样拨动钟表的指针,戏还得演下去。就像虎落平阳的王司令,战役留给幸存者的无非是成为一个神经病或许恹鸡子,恹鸡子杀鸡用牛刀,结果捏破了鸡蛋还放走了蛙,在巴士上带一脚还摔了缺了牙,顾省斋已不是等闲之辈,难怪姥姥要埋怨“运气怎样这么差”……幸亏过来人姥姥懂得画鬼容易画人难,生活的神韵正在与苦中作乐击缶而歌,人团圆了画就是身外之物了,乡愁留在心里驾鹤西游也是如意。影片获得第3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王童第3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陶述第3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李富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